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栏 >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93号提案《关于加快提升我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的建议》的答复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93号提案《关于加快提升我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11-19 21:51

现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93号提案《关于加快提升我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的建议》答复如下:

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平台是推进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参保群众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险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我市社会保险经办压力越来越大,加快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迫在眉睫。面对这种形势,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持问题导向,以机构改革为先导,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精神,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整合经办机构,成立社保中心

按照聚焦主责、依法合规、突出服务的要求,将原先按险种分设的黑龙江省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黑龙江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黑龙江省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处、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4个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撤并整合成黑龙江省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实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统一经办,一家受理,一站服务,方便参保单位和群众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

二、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信息化平台

创新经办服务手段,推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三化建设,集中优势力量打造“网上人社”,把能够在网上办理的业务事项全部放到网上办理。搭建信息协同共享服务平台。推动各业务板块信息数据互联共享,为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加快建立与公安、民政、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今年3月份,通过数据共享获取参保人员亡故信息,及时停发34人社保待遇,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

面对经办人员少、任务重,“小马拉大车”的难题,注重整合力量资源,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全面加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在原有人员力量不变的情况下,将行政大厅服务窗口由14个增加到18个、大厅工作人员由25人增加到34人,通过对人员力量的内部调整优化,增强了窗口办事能力和服务平台作用。按照“对外服务串联改并联,内部流转并联变串联”原则,将原经办机构的所有业务流程重新梳理和优化再造,整理并再分配业务工作人员6000余条信息系统权限,实现各个业务环节的高效运行,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

四、加强内控建设,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梳理稽核内控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逐步建立黑龙江省内控制度体系。结合省厅开展的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专项行动,对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自查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从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和内部控制的管理与监督等方面对区县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下一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市社保中心成立为契机,围绕服务与监管两个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参保对象的获得感。一是锤炼队伍,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全方位转变。明确为民服务的职能定位,深入开展“两转两提一树”深化“能力提升和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办事效能,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优化服务流程,最大限度简化办事环节。创新服务方式与服务手段,进一步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参保的意识。提高窗口服务水平,锤炼作风最好、办事效率最优的干部队伍。二是聚焦“三化”,创新便民利民社保经办模式。以“放管服”改革为指引,以实施“互联网+人社”行动计划为契机,按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要求和整合后的机构设置,继续优化改进业务流程,规范办事程序,推行综合柜员制,最大程度上实现全市业务通办、业务资料网上推送、全过程内部监督控制、办理结果满意度反馈、业绩评估考核数字化,构建“智能自动化流水线”业务经办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网上业务办理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利用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加强与服务对象互动。三是全面防控,确保社保基金绝对安全。进一步加强稽核审计与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审计稽核内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预见性。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构建涵盖基金征缴、管理、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体系,形成职责明确、程序规范、制约有效、保障得力的基金运行机制,确保全市社保基金安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