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栏 >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3号提案《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3号提案《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19-11-16 21:51

 现对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53号提案《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高技能人才建设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乡劳动者全面素质,将高技能人才纳入整个人才工作中,加强对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全方位协调和顶层设计,在培养载体、资金投入、竞赛选拔、评价方式、激励表彰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技能人才数量达到22.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5万人;全年开展金蓝领培训2006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3.04万人次,其中2.74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新增国务院特贴高技能人才1人,齐鲁首席技师6人,黑龙江省技术能手4人,黑龙江省首席技师10人,50名黑龙江省技术能手。新增市技师工作站11家,黑龙江省技师工作站1家。黑龙江省技师工作站31家。积极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3名选手代表黑龙江参加全国选拔赛。创建有1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世赛省级集训基地、1所技工教育黑龙江省特色名校。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环境

2017年,首次在黑龙江广播影视集团(台)1000平米演播大厅,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开展了2017年度黑龙江省第三届“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暨黑龙江省技师工作站评选揭晓活动,对大赛获奖单位、个人和技师工作站认定设站单位现场颁发证书、奖牌和奖金。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现场评选揭晓和颁奖活动。通过举办此项活动,大力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积极与《大众日报》、《工作与研究》、黑龙江电视台、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宣传对接,加大对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宣传报道力度,推出了黑龙江省首档技能真人秀节目《黑龙江大能手》,首期走进黑龙江港·轮胎吊争霸赛,在大众日报、黑龙江日报开辟了技能人才宣传报道专栏。大张旗鼓宣传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术能力、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让钻研技术、掌握技术的人更有尊严。

下步, 我们将组织 “7.15世界青年技能日” 宣传活动,承办“技能中国行2018——走进黑龙江”(黑龙江)技能展示交流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宣传,让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有地位,工作上有价值,收入上有保障,让更多技能人才出彩。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

近年来,我市创新出台《黑龙江省引进人才政策》、《关于推进“人才兴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人才政策,完善制定了《黑龙江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黑龙江省技师工作站管理办法》等技能人才文件,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使用、激励等不同方面,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一是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创新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企业从市外引进的高精尖缺高级技师、技师,以及市外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选手,优先纳入我市高技能人才评选范围,按规定给予奖励。二是实施职业技能补贴和技能提升奖励政策,对企业职工缴纳失业保险满36个月的企业职工,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人才,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技能提升补助;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企业职工分别给予一次性2500元、3000元技能提升奖励,是我省第一个实施技能提升奖励政策的地级市。三是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设立技能人才专项资金,对获批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市级技师工作站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补助;对黑龙江省“技能之星”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选手,分别给予一次性5000元、3000元、1000元奖励;对首席技师按照每人1500元标准组织健康体检,定期走访慰问生病及生活困难首席技师。四是实施金蓝领培训项目。重点面向全市培植的105家工业企业在职职工,实施开展“金蓝领”项目高级技师、技师及高级工培训,提升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高级工培训补贴按照每人1000元、技师培训补贴按照每人2000元、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按照每人5000元,全年共培训2006人。五是争创国家、省级高技能人才载体建设项目。黑龙江省技师学院争创成为2018年—2019年黑龙江省技工教育特色名校8个建设单位之一,省财政下达项目补助资金350万元;市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第二期项目建设国家扶持资金350万元;黑龙江港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公司成功争创成为齐鲁技能特色大师工作站,是我市首个齐鲁技能特色大师工作站,省财政给予项目补助资金20万元。

下一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服务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从全市角度规划职业培训种类、项目、方向,进一步完善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健全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积极为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搭建平台。引导技工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服务就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找准结合点,开展校企合作,从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质量评价、就业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人才培养匹配度,为企业培养出满意的高技能人才。

四、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改进技能工人技能评价方式

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监督管理,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组织开展鉴定鉴定活动。完善职业技能基础建设,提高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按照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结合生产和服务岗位要求,通过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进一步完善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框架内,支持企业根据其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类型等不同要求,自主开展技能评价,按有关规定晋升相应职业资格。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费用,可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组织开展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小微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五、实施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教融合

探索推进产教融合企业试点,完善校企合作协调推进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支持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开发课程,鼓励开展冠名培养、订单式培养,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一是提高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和进一步与企业生产实践接轨,技工院校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每位教师每年在企业锻炼时间累计达15天以上。二是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到技工院校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任务。如:市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邀请黑龙江同泰集团车间主任孙国章,黑龙江金马集团杜小庆、陈琛,黑龙江宏大汽车模具集团来庆功等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数控车、机修钳工、模具制造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邀请黑龙江国润汽车修理厂杨玉真,黑龙江宝龙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刘世龙,腾飞本田汽车修理厂高峰、相伟,翼虎汽车修理厂秦兵等汽修技术人员到校担任汽车电器、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等课程的授课任务等。三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全面落实职业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招聘、职称评聘、20%编制员额由学校自主聘用兼职教师等政策规定。